文| 張月寒
我突然想,看香港老電影最好是那種錄影膠帶形式的:黑色的塑料外殼,兩側(cè)透明,內(nèi)里綿延著兩卷深棕色的膠帶。有多少光影,是在這些磁性帶子上呈現(xiàn)。你把這盤VHS錄像帶推入錄像機,拉上窗簾,光影朦朧透在那種帶有顯像管的電視機上。
本來,漆黑屏幕上映襯出的是窗外都市的景色,但是,一旦片頭曲響起,你便瞬間闖入那個回不去的世界。
亂
《古惑仔》系列那個打火機,真的不用說了,我從來沒見過一群人可以把打火機打得那么帥的。這個系列對當時青少年的影響是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校園里莫名出現(xiàn)了一些叛逆風:總是有男生模仿電影里的發(fā)型,然后眼神頹廢不羈,一縷頭發(fā)遮住眼角。在冷冷的風中和一群兄弟群聚樓頂而抽煙,從來沒有那么“勇闖天涯挑戰(zhàn)世俗”的。
人在幼稚的時候,往往覺得很多事不是黑、就是白;不是生、就是死;當時喜歡的人,簡直可以持續(xù)一輩子。但后來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世界,誰離了任何人,都是可以的。
《古惑仔》系列、《旺角卡門》《新英雄本色》等當時風行的諸多影片,無不凸顯那個城市的一個“亂”字,雖然有藝術夸張的成分,但有些事,可以想象。
我后來自己去旺角的時候,腳踩他們那些曾經(jīng)火拼的地方,還是會有一種惶惶的害怕,但是當然,什么都沒有發(fā)生。一個良好公民或許有時骨子里會希冀一些小小的冒險,然而這“希冀”終究是葉公好龍的,當危險真正襲來,你比誰都怕死。
如果想在今天的旺角找陳浩南,當然是找不到的。陳浩南存在于你永遠的記憶,也代表你曾經(jīng)那個天不怕地不怕(然而終于沒有做出什么出格事)的青蔥歲月。
《古惑仔》系列也始終貫穿著“慈云山十三太?!钡膫髌?,1995年,有一部電影就叫《慈云山十三太?!贰!按仍粕绞!笔橇甏挥谙愀埸S大仙區(qū)的公共屋邨慈云山邨當中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。劉青云2017年演的《毒誡》,則用新時代的眼光敘述了這些人。劉青云在里邊飾演組織的首領“茅躉華”,陳慎芝,其真實人物也正如電影中演的那樣,最終戒毒成功,并在1987年獲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。
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,這種社會裂縫間的灰暗力量,終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消亡。2012年電影《奪命金》展示了昔日叱詫江湖的古惑仔今日的沒落。劉青云飾演的三腳豹,在已經(jīng)變了的時代,仍堅守最后的義氣。幫老大坤哥操持壽宴,一方面拼命幫老大省錢,一方面為了顧及面子又要多多少少保持排場。
坤哥自己感嘆,早幾年,六十桌都擺不下,如今,勉勉強強擺六桌。三腳豹的兄弟拜山華,比他還不愿醒來。拜山華還像以前那樣沖動、愛打架。被警察抓進去后要保釋金,三腳豹四處幫他籌錢。找到昔日的弟兄,黃日華飾演的森哥,以前綽號叫“火爆森”,發(fā)現(xiàn)他正在收廢品。三腳豹的兩個小弟都看不下去了,意思是怎么淪落到要找收廢品的籌錢。三腳豹說你懂個屁,他每天收入都是現(xiàn)金,潛臺詞是現(xiàn)下他就算一班退役古惑仔里混得不錯的了。
杜琪峰的片子,總是不讓人失望。
很多人看《古惑仔》系列是看江湖兒女情仇,但其實深層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這個系列其實是在探討一種“信仰”。電影中貫穿始終的牧師角色,或許是言明:無論是社團,還是宗教,其終極都是一種信仰?!豆呕笞小氛纂[含的主題是一種信仰和另一種信仰的比較和闡釋。靈
為什么我總覺得鬼故事是很反映人性的,因為如果有到死都未完結的事,那必定是很深刻的。
香港鬼片,以一種獨特的邏輯和民間特色,形成和日本鬼片、泰國鬼片、越南鬼片非常不同的一種中國味道,它的因果報應以及《牡丹亭》式愛情升華出的“死可以生、生可以死”,讓它有一種自身獨特的綺麗和陰森。
《陰陽路》系列又恐怖、又懸疑、又接地氣:電臺主播不小心教唆女孩自殺,后又后悔,去她自殺的樓頂找她;出租車司機半夜載乘客去墓地,那名乘客叫他回去的時候,千萬不能再載人;還有古天樂當時飾演的男主角,搬進一間兇宅后卻接連好運不斷——華南民間是有這種傳說的,遇了鬼以后反而會有財運。后來他自己在那間兇宅反而死了。多年后兇宅翻新,變成大廈,他的鬼魂一直在那里等著見妻兒最后一面。
另有《靈氣逼人》。葉倩文飾演從溫哥華回來的年輕女子Angie,回香港寫論文,因為囊中羞澀租了一間極便宜的房子。房子保存狀態(tài)很好,又大,還有三角鋼琴、陽光廚房。這一看明顯就是兇宅的標配,但唯物主義者Angie,卻偏偏不信邪,住了進去。
一進客廳以后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一張桌子放在正中,很奇怪,于是兩個人把桌子移到邊角。誰知,一轉(zhuǎn)身,兩人回到客廳以后,發(fā)現(xiàn)桌子又被移到了原來的地方。雙方都以為是對方移的。
她在臥室的衣柜里還發(fā)現(xiàn)一件艷紅的舞裙、一頂黑色假發(fā),半夜,女人唱歌的聲音傳來。葉倩文飾演的角色大大咧咧,居然一點也不怕。
這部電影把扶箕、打小人、牽魂等各種華南地區(qū)流行的民間習俗,都介紹了一遍,我覺得是民俗學的一種不錯的科普。
冰
《PTU》里的冰室場景,真的是讓人很難忘了,事實上我喜歡《PTU》幾乎全片的畫面感,那種構圖。沒有一句廢話的臺詞、精湛整齊的情節(jié)推進,看這部片你就仿佛在聽一個很會說話的作家講故事,這才是生命中一點也不會被浪費的時光消耗。
看片中那間中國冰室,就莫名很想喝阿華田。古舊搖晃吊扇、綠白相間的菱形格子地板、彩色格仔紙皮石,以及層高頗低的二樓閣樓,香港如今這種老冰室似乎不多了,但這些真是它們獨特的魅力。
中國冰室也記載了一個時代?!缎虏涣饲椤贰督姘住贰睹噪x夜》里都出現(xiàn)過,可惜,2019年就結業(yè)了,讓人沒有再去實地朝圣的機會。
《PTU》《槍火》,真的是兩部很優(yōu)秀的電影,因為一切正是一種掌控。不論過程再危險、主角再命懸一線,你知道導演最后總會憑他精巧的功力把他們“圓”回來。二刷更能感覺精彩,因為結果你是知道的,于是杜琪峰在其中玩結構,玩得高明,讓人喜歡。
整個黃昏,人在舊錄影帶的映襯下有一種很無辜的感覺。因為那個世界沒有尺度,所以荒誕、有意思。在一本書里看到,“每天人生最重大的戰(zhàn)爭都在靈魂深處的密室中進行?!蔽蚁?,在如今這一特殊時期,正因為我們?nèi)粘5暮芏嗔晳T、日常逃避形式都被斬斷了,我們才得以難得地、以一種新的角度看待自己。前段時間,我經(jīng)常想:什么時候才能結束。但最近,我其實漸漸過渡為:是不是與其盼望結束,不如把眼下這種日子,當成一種常態(tài),然后去過好它?
在自我靈魂深處的密室,我們每個人以不同的方式生長。陰暗處,你撥開蕪雜,形成自身獨一無二、純白無暇的荷花。
作者檔案
張月寒
已出版散文集《一個人的喧囂》,長篇小說《花若瞳》。作品關注女性自我成長、情感困惑、都市心靈。
三聯(lián)生活周刊
個人公號:月寒輕話題(ID:zhangyuehan1214)
個人微博:@作家張月寒
B站解讀?UP主:三聯(lián)編輯部
⊙文章版權歸《三聯(lián)生活周刊》所有,,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后臺。「汪曾祺人間煙火」